10月18日下午,我校人工智能试点课程建设研讨会召开,研究人工智能试点平台建设运行、师生应用反馈等工作。校长梁景予、副校长孙靳出席研讨会,试点课程团队部分教师代表、研发公司以及教务处、信息化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研讨会。会议由教务处处长杨磊主持。
会议听取我校人工智能试点课程建设工作情况汇报。自2024年5月课程项目启动以来,在学校领导的谋划推动下,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,学校集中优势资源与师资力量,加快试点课程研发建设,目前课程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。两门试点课程智能体已于本学期上线运行,参与学生3000余名。课程智能体依托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,开发了丰富的课程配套资源,包括资源学习、智能闯关、智能助教、作业智能批改等模块,基本实现了“教、学、做、评”一体化。学生通过与机器互动进行自主学习,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,享受个性化的学习体验;教师角色聚焦于督促指导,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,提升了教学工作效率。
交流研讨环节,梁校长与参会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。与会教师分别围绕课程智能体使用体会、学生学习效果与反馈、今后优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。大家统一了思想,肯定了人工智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、创新能力、智能工具使用能力的提升,加深了对人工智能的再认识,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的重点和方向。研发公司对平台建设情况和新产品研发工作进行了汇报展示。
副校长孙靳认为,教师要转变观念,明确对AI课程的认识方向,把握好一个根本问题、一个核心问题、一个主要问题、一个次要问题。根本问题是通过全过程的重构,提升学生学习效果;核心问题是教师的定位问题,教师应督促激励学生使用AI进行学习,布置学习目标、内容、重难点,引导学生使用AI工具,促进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的提升;主要问题是平台的支撑与相互配合;次要问题是基于教师角色定位的课时、课酬认定等问题。
梁校长在总结会议时强调,进入人工智能时代,要深感意义重大、使命光荣,人类的发展最终靠的是科学技术。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和课程团队承担起破冰、探路的历史使命,共同承担探索性、改革性任务,不断进行总结,在课程内容、课堂形式上,营造“处处可学、处处能学”的学习生态与学习习惯。梁校长还对下一步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,要求研发公司在技术上进一步完善智能体功能,各二级学院完善课堂组织形式,形成系统性的教学成果,抓住机会,形成先发优势,乘势而上,从课程小模型入手,开发专业(群)专属大模型,实现教学模式的颠覆式创新。